bwin官网召开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,副行长项有志围绕负债成本管控、业务成本优化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核心问题展开详细阐述,呈现了该行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的经营策略与规划。
在负债成本管控方面,项有志副行长明确表示,当前市场环境下资产端收益率提升难度较大,负债端工作已成为平安银行的重中之重。考虑到该行过往负债整体,尤其是存款成本相对偏高的情况,降低负债成本势在必行。
为实现这一目标,平安银行从多维度推进工作。其一,强调资产负债协同经营,秉持“以资产定负债”原则,若资产端贷款难以投放,便相应控制存款吸收规模,避免无效负债增加。其二,注重边际收益考量,严格把控资产与负债的匹配关系,确保每一笔负债都能带来合理的边际收益。其三,在控制高成本存款规模的同时,着力夯实客户基础,持续提升公司、零售等核心客群质量,以此带动活期存款及低成本存款占比提升。这一工作具有长期性,需久久为功,该行已从资产负债配置、考核机制、激励政策等内部管理层面构建完整体系,将长期推进相关工作。
业务成本管控与优化同样是平安银行关注的焦点。在银行业整体息差收窄的背景下,费用管控对提升经营效益至关重要。近年来,平安银行依托数字化经营与营销,在降本增效方面成效显著。内部流程自动化程度大幅提升,以财务报销为例,已实现高度自动化,大幅减少手工操作,提升了运营效率。目前该行员工队伍保持在四万余人的规模,这一高效的人员配置背后,离不开流程优化的有力支撑。
在具体费用管控举措上,平安银行坚持“大处着想,小处着眼”。网点运营方面,推行“小一楼大二楼”模式,将部分业务转移至租金更低的楼上区域;对低效社区网点进行关停,依托线上化服务满足客户需求;同时根据线下业务量减少的趋势,持续缩减网点面积,并依据市场行情动态调整租金水平。细节管理上,从办公区域绿植摆放数量等细微之处入手,严格控制各项开支,确保每一笔费用都“花在刀刃上”。通过一系列举措,平安银行近年来成本收入比始终保持在相对较低水平。
谈及未来优化空间,项有志副行长指出,平安银行在多领域仍有提升潜力。数字化方面,将进一步探索技术应用,以更高效率替代部分操作性岗位,持续提升整体运营效率;日常开支管控上,虽已实现较高压缩比例,但仍将不断寻找新方法,推进精细化管理,进一步挖掘成本优化潜力。